2020-10-10 作者:嘉朗科技
社區智慧化建設是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系統工程。它不僅涉及政府部門進行智慧城市建設、社區規劃、管理和服務,還涉及到計算機技術、信息及通信技術、電氣控制技術、空間信息技術及機電一體化技術等諸多學科和領域,還涉及社區人群的教育培訓。建設智慧社區將是中國住宅建設發展的必然趨勢。
1、簡述
智慧社區不同于以往的數字社區,它是數字社區在功能上的擴展、內涵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張,是集社區寬帶網絡系統、社區服務系統、社區管理系統、數字控制系統和物聯網應用等先進技術為一體,建立基于寬帶多媒體通信網絡的綜合服務平臺,為社區用戶提供政府服務、社區服務、家政服務、個人服務和電子商務等服務和應用。
通過各種形式的終端設備與呼叫中心、數據中心相互聯接,搭建立體的、即時的智慧化平臺,并開發真正"因地制宜"的軟件,最終實現社區管理的智慧化,為社區居民生活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服務的智慧化社區服務體系。
2、智慧社區與傳統社區的區別
目前很多社區已經陸續的完成了部分智能化的建設,如安防系統、門禁管理系統、物業服務管理系統,也有少數高檔社區進行了一些更高層次的智能化建設,并逐步向前發展。
但這些智能化建設只是局部滿足了業主方和物業服務方的需求,系統的擴展性、穩定性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因素,少量新型技術的應用偶爾能起到點綴的作用,但更多的只是成為銷售宣傳的噱頭,這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智慧社區。
智慧社區是以網絡化、數字化及信息化為基礎,定位于服務并分解為政府服務、社區服務、家政服務和個人服務四個方面。她是為地方社區生活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服務的智能化社區服務體系。她實現了多網融合,包容了生活、娛樂、醫療、保險、金融等一系列的系統工程在內。同時,亦體現了智慧城市的發展特點和元素,為現代人構建服務于實際生活的智能化空間,是21世紀城市發展中新的增長點。
3、智慧社區的網絡設計原則
建設智慧社區網絡,要求在系統設計時需考慮如下特點:
(1)穩定可靠
只有運行穩定的網絡才是可靠的網絡,而網絡的可靠運行取決于諸多因素,如網絡的設計,產品的可靠,而選擇一個具有運營此類網絡規模經驗的網絡合作廠商則更為重要。要求有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網絡層的備份技術。
(2)高帶寬
為了支持數據、話音、視像多媒體的傳輸能力,在技術上要到達當前的國際先進水平。要采用最先進的網絡技術,以適應大量數據和多媒體信息的傳輸,既滿足目前的業務需求,又要充分考慮未來的發展。為此應選用高帶寬的先進技術。
(3)易擴展
系統要有可擴展性和可升級性,隨著業務的增長和應用水平的提高,網絡中的數據和信息流將按指數增長,需要網絡有很好的可擴展性,并能隨著技術的發展不斷升級。易擴展不僅僅指設備端口的擴展,還指網絡結構的易擴展性:即只有在網絡結構設計合理的情況下,新的網絡節點才能方便地加入已有網絡;網絡協議的易擴展:無論是選擇第三層網絡路由協議,還是規劃第二層虛擬網的劃分,都應注意其擴展能力。
(4)QoS保證
隨著網絡中多媒體的應用越來越多,這類應用對服務質量的要求較高,本網絡系統應能保證QoS,以支持這類應用。
(5)安全性
網絡系統應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由于智慧社區網絡連接社區內部所有用戶,安全管理十分重要。應支持VLAN的劃分,并能在VLAN之間進行第三層交換時進行有效的安全控制,以保證系統的安全性。
(6)易管理
因為社區內上網用戶很多,如何管理好他們的通信,做到既保證一定的用戶通信質量,又合理的利用網絡資源,是建好一個網絡所面臨的首要問題。
(7)IP組播
由于智慧社區網絡中會包含許多多媒體應用通信,會存在許多的廣播信息,占用大量的帶寬資源。所以在本項目中,網絡系統應能支持IP組播,可以減少網絡中不必要的廣播,節省主干的帶寬。
4、智慧社區總體規劃原則
(1)可行性和適應性
系統要保證技術上的可行性和經濟上的可能性。
(2)實用性和經濟性
系統建設應始終貫徹面向應用,注重實效的方針,堅持實用、經濟原則。
(3)先進性和成熟性
系統設計既要采用先進的概念、技術和方法,又要注意結構、設備、工具的相對成熟。不但能反映當今的先進水平,而且具有發展潛力,能保證在未來若干年內占主導地位。
(4)開放性和標準性
為了滿足系統所選用的技術和設備的協同運行能力,系統投資的長期效應以及系統功能不斷擴展的需求,必須追求系統的開放性和標準性。
(5)可靠性和穩定性
在考慮技術先進性和開放性的同時,還應從系統結構、技術措施、設備性能、系統管理、廠商技術支持及維修能力等方面著手,確保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達到最大的平均無故障時間。
(6)安全性和保密性
在系統設計中,既考慮信息資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護和隔離,因此系統應分別針對不同的應用和不同的網絡通信環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統安全機制、數據存取的權限控制等。
(7)決策可視化
通過對社區各類數據的統計分析,讓領導層的決策有理有據,有可視化的數據支撐;
系統將通過科學化的分析手段與模式,形成各類信息的橫向、縱向決策分析;用于輔助社區管理工作中的決策及工作方向;如,多發病決策分析、養老趨勢預測、消費模式預估、民生問題多發分析等內容。
(8)管理透明化
通過對各類業務數據的受理節點及辦理情況的追蹤、查詢,達到管理透明化的目的;
通過橫向對接各業務系統,結合社區門戶、智能展板等多元化的展示模式,實現職能部門業務辦理、管理信息的透明化,讓社區居民成為職能部門的監管者;在提高社區智能單位的責任感的同時,讓社區管理透明化。
(9)業務高效化
通過對政務業務的簡化、梳理,任務的督導辦理等手段,提高政務業務的辦理效率;
向下,智慧社區將采集各個居民區乃至各個居民的基礎數據;
橫向,智慧社區采用統一的數據對接接口與各個業務系統進行數據橫向采集、交互;
向上,智慧社區生成標準化的海量有效可分析數據;
通過以上三種數據交互模式實現社區內各業務的透明化、督導化,并根據業務的辦理情況,形成業務處理效率分析數據,為優化業務處理流程提供依據的同時,達到提高業務處理高效化的目的
(10)物業智能化
通過物聯網技術的深化應用,實現每個小區、每個樓宇乃至每個物業單位的數據傳輸與共享;
隨著智能化物業的實施深入,系統可對接電子門禁、視頻監控、指紋鎖、自助洗車儀、自助飲水機、社區超市消費儀等多項智能物業設施,在便利社區居民的同時達到社區居民的行為模式分析、人員性質分析、人員活動范圍分析乃至生活習慣分析等系列功能;
該類數據將為社區規劃、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社區安全管控等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
(11)生活便利化
通過物聯網及現代化信息技術創新社區服務方式方法,解決社區居民的民生問題“最后一公里”,即足不出戶即可完成社區居民的剛需業務辦理,這類業務將覆蓋社區居民的衣、食、住、行、醫療、養老等問題;
同時,創新的社區服務手段又將居民的行為數據轉化為海量數據,便于社區決策層進行居民醫療、消費、居住等行為模式的決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