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3 作者:嘉朗科技
有沒有發現,我們的生活已經被當下的高科技、電子產品所改變了?
小的時候,我們總是對機器人產生無限好奇,盼望將來有一天擁有屬于自己的機器人。
這才不到20年,機器人就發展成這個樣子了……
無論是上學還是工作,我們習慣在書上用馬克筆標注出來重點內容。
筆記的價值,往往比書的價值還要高,尤其是學習之類的……
對于愛學習愛進步的人來說,記筆記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內容組成,如果記筆記能再快點就好了,快速掃描筆記,現在已經實現了。
這種科技馬克筆,只要輕輕掃過你的書籍上的重點內容,就會自動幫你記錄在云端,進一步可以保存在電腦。
你知道動畫片《神筆馬良》嗎?現在已經實現了。
現在科技的發展速度,只怕你還沒有想到,科技就已經做好了。
2019年被稱為“5G元年”。人工智能技術(AI)、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從實驗室里逐漸走出,近幾年的科技成果展示應用讓很多人感受到了那些出現在科幻片里的情節正在變成現實。
對于未來,很多人都患上了未來恐懼癥,
擔心未來的世界會不會有屬于自己的位置,
憂慮明天的工作會不會被機器人逐漸取代,
人工智能來了,對此你怎么看?
◆ ◆ ◆ ◆
人工智能的未來
丟失工作 OR 工作輕松
◆ ◆ ◆ ◆
在智能制造逐漸商用的當下,你會擔心失業嗎?
去年,京東重磅推出人工智能寫作項目“莎士比亞”系統。制作圖片以毫秒計算。
非常明顯,如果未來真的技術成熟,成本可控,大規模推廣后,必將導致相關廣告業、制造業上很多職位的消失。
這是必然的!但是!!!
在我們可以想象的未來(即“弱人工智能”時代),AI是不能創造任何新的創意的,它們只是把現有的創意分解成各種數據和數據之間的關系,然后重新組合。它們并不理解這些結果,它們理解的只是數據的相關性,而非邏輯上的因果關系——后者是人類獨特的能力。
所以,在廣告領域,會誕生大量策劃師、創意師。
在制造業領域,會涌現一批產品經理、維修工程師。
可以預見,當智能家居遍及每家每戶時,系統集成企業、產品服務企業(就像嘉朗科技公司,以綜合性系統應用解決方案為驅動力)將會大受歡迎。
曾經的BP機尋呼服務人員早已成為歷史。大多數巡護員變成了電話客服人員。
◆ ◆ ◆ ◆
我們到底在恐懼什么
恐懼未知的未來還是恐懼人類的渺小
◆ ◆ ◆ ◆
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與韓國棋手李世石的圍棋較量,最終AlphaGo戰勝李世石。
說到科技進步帶來的恐懼,可能沒有人比800年前的歐洲人更加害怕了。
1219年,蒙古軍隊一路西征歐洲,用火藥制造了空前恐懼,被歐洲人看作是邪惡的魔法,認為世界末日已經到來。
可現在不會有人認為火藥是世界末日的魔鬼。當我們逐漸理解、接受并適應了這些新科技,當一項科技超越了社會普遍認知水平時,它的負面作用就很容易被高估。
“科技恐懼”的根源,是懼怕現有模式被打破、被改變,懼怕未來的不確定性,所以一邊高估科技的負面作用,一邊又低估科技的積極效應。
人類之所以偉大,就在于它擁有一顆探索而又善于反思的內心。